白杨网
新版官网| 融合服务门户| 登录| [ENGLISH]

学术观点

音乐类综艺节目:从简单模仿到改良创新

分享到:
来源:光明日报    2019-05-14    浏览量:1249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音乐类综艺节目《中国新歌声》资料图片


【文艺观潮】

从“想唱就唱”的造星狂欢到考记忆力、观察力的接歌词、猜歌手,再到实力歌手的舞台对决……音乐类综艺节目在从业者多年辛勤开垦之下取得了长足发展。然而,随着网络综艺崛起,电视综艺类型日趋多元,国产综艺创作进入“百家争鸣”阶段。音乐类节目的影响力大不如前,连曾以燎原之势点燃全民音乐热情的大IP《中国好声音》也显现出“泯然众人”的状态。

  近期,随着政府监管力、市场调节力、百姓审美力不断提高,音乐类节目的创新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聚焦美声唱法的《声入人心》刚收官,将诗词文化与音乐结合的《经典咏流传》第二季就上线开播……今年一开局,音乐类节目就因形式新颖、模式独特、制作精良在大屏小屏制造多个收视热点,昭示着音乐类节目创作已从简单模仿向改良创新转变。

 

跨界融合彰显音乐多元之美

音乐类节目创意匮乏、流行模仿的问题为人诟病已久。《超级女声》《中国好声音》引起大众追看热潮,一批形式雷同的素人竞技节目抢滩市场,翻新花样选偶像、造明星;《歌手》红极一时,大同小异的专业歌手竞演节目纷至沓来,创新模式拼唱功、比宣发……音乐类节目发展存在一种周期性规律,即“爆款”出现,跟风者众,随后大众热情消退,创作归于沉寂。当创作走入跟风复制的窄巷,大批概念雷同,甚至名字都差不多的节目在荧屏上轮番轰炸,使人们产生审美疲劳,更让类型生产出现市场疲软。要根治这一顽疾,音乐类节目必须在样式拓展上实现突破。

  不似老牌节目只聚焦演唱的单一形式,近期涌现的综艺新贵在题材上垂直细分、融合跨界,通过“音乐+电影”“音乐+诗词”等方式呈现音乐的多样之美。《幻乐之城》将音乐叙事和情景表演合体,以音乐带动表演的挥洒,以表演激活音乐的情绪,调动艺术时空和观众感知,让音乐获得更多美学阐释空间。《经典咏流传》通过流行歌曲演绎古诗词的形式,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牵起红线,使观众看到的传统文化是时尚、平易近人的,听到的现代音乐是醇厚、具有文化底蕴的。《这!就是原创》与更广泛的原创文化概念结合,在演奏模式、歌曲内核、创作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,将音乐创作与传统乐器“中阮”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女书”、折纸艺术、古诗词《离骚》等元素对接,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寻找相同的原创精神与人文脉络。

  “综艺”的英文是variety,即复杂多样的意思,这道出了综艺节目制作的关键,就是将各种元素有机整合。对音乐类节目来说,音乐是作用于听觉器官的曲调旋律,要对其进行可视化呈现,必然用其他表现元素加以辅助。上述作品在丰富节目形态、探索类型外延的基础上,对音乐内涵深度挖掘,让观众在眼前一亮的同时,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操陶冶。

原创是艺术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的基础

乐坛人士曾发出感慨:“很多音乐类节目只是和音乐相关的节目。本该唱主角的音乐沦为背景陪衬,失去了对节目的主导权。”比如有的竞技类节目以音乐载体搭建真人秀平台,没有为音乐产业挖掘出人才,反而使本来颇具潜质和特色的种子选手变成商业化包装的产品。数量稀缺的音乐人也成了炙手可热的嘉宾人选,经常要奔波于几档节目之间,无暇潜心创作。近两年成为市场新宠的某些游戏类节目秉持“音乐不重要,重要的是玩法”的理念,围绕模仿、猜身份等环节设置卖点,短时间积聚超高流量热度,却使创作陷入一味追求玩乐的窠臼。只见好声音、好表演、好游戏,却不见好创作人、新曲目,音乐类节目对音乐的过度消费,磨损了观众的艺术感知,加剧了乐坛的不景气。

  原创是艺术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的基础。当下音乐产业生产能力不足,虽有大量新歌涌现,具有艺术性和传唱度的精品却不多,间接导致音乐类节目“歌荒”现象严重。如果没有好的原创作品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,音乐产业乃至音乐类节目将成无米之炊。而音乐产业要保持健康发展,也需要关注扶持原创音乐的音乐类节目滋养。可见,重视原创音乐的优质音乐类节目承载着产业与创作的双向期待,我们应给予重视。

  从这个角度看,近日上线的《这!就是原创》给人带来惊喜。节目以前卫包容的姿态为有才能的原创音乐力量搭建展示的舞台,吸引超过100名音乐人参与,摇滚、嘻哈、爵士等音乐形式都能取得一席之地,并不拘泥于个人或是乐队等组合方式。在自由的创作环境中,音乐人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,支撑起节目的饱满内核,为乐坛注入了新鲜力量。还有一些节目利用平台优势鼓励创作、推广作品,令好歌曲深入人心。《幻乐之城》中,易烊千玺在唱演节目《对不起》中演唱原创歌曲《舒适圈》,以“梦想版”“亲情版”两版歌词分别呈现少年逐梦的意气风发以及少年与外婆的相处和解。《明日之子》里,名不见经传的毛不易凭借原创歌曲《消愁》《像我这样的人》蹿红网络,在QQ音乐上动辄获得十万加评论。这些节目对创作人才的尊重和对原创作品的推崇,都是业界乐见的变化。 

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
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
Baidu
map